网信彩票

著名化石群

“貴州龍”與“興義動物群”

發布時間:2024-02-27 作者:
溫謙謙
來源:
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
分享:

2003年,頂效綠蔭村裏建造起了一所小小的“貴州龍”博物館,搭建起了“貴州龍”深入研究的搖籃。走進去一看,簡陋的屋子內橫豎擺了七八個玻璃櫃子,用暗紅色的布墊在下麵,幾塊“貴州龍”標本就這樣被放入其中展示。


早期的標本沒有很好的化石修複技術作為支撐,頂效老鄉們用自己的生活知識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土辦法:用草酸!因為“貴州龍”骨骼同人類一樣,是磷酸鹽成分,當它形成化石後,骨骼成分在石化過程中依然得以保留。將草酸進行稀釋後,少量多次薄塗在化石的圍岩(碳酸鹽岩)之上,草酸中的酸成分便能夠與碳酸鹽岩中的碳酸鈣進行反應生成草酸鈣和水,與此同時,草酸和磷酸鈣成分的骨骼本身並不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圍岩就能被輕易剝離,隻需再稍加打磨,化石骨骼本身便能夠完整的顯現出來。偶爾遇到一兩塊骨骼紋路清晰的“天然明”化石,就將它直接展示在櫃中,這便是早期那幾塊孤零零化石標本的來源。


小小的展館和小小的龍雖然不起眼,但是總有貴人去發掘出它們的珍貴之處。“貴州龍”嬌小的體型給它創造了易於研究的條件,自楊鍾健院士之後,一直陸陸續續有研究者為“貴州龍”研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直到北京大學的一位青年學者慕名來到興義,在頂效“貴州龍”博物館中,他見到了在文章中熟悉了一遍又一遍的“貴州龍”。


這位青年名叫江大勇,此時的他從北京大學博士畢業後留校任職,因學術課題選擇,他不遠萬裏從北京來到了興義,在頂效的博物館中,一塊塊小小的“貴州龍”化石在他心中成了一顆種子,而這顆種子不斷地生根發芽,最後結出了“興義動物群”這顆大大的果實。


“興義動物群”指在貴州省興義市(今義龍新區)頂效鎮與興義市烏沙鎮所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群。“貴州龍”屬於其中的明星角色,於是“興義動物群”又有別名叫做“貴州龍動物群”。


說起“興義動物群”,那可是在世界古生物群落中都有著重要地位的生物群。自北京大學江大勇教授通過“貴州龍”順藤摸瓜找到了“興義動物群”,他和他的科研團隊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對“興義動物群”的成員結構、地理環境、生態構成等進行研究。


先說說首要成員“貴州龍”。“胡氏貴州龍”是“興義動物群”的早期成員,“興義動物群”由兩個部分共同組成,其中早期的居民為生活在淺海海域的中型到小型海生爬行動物與魚類等組成。這個時期是“貴州龍”的鼎盛時代,從化石數量來看,現今發掘出的“貴州龍”化石早已過數萬塊,而脊椎動物本身能夠成為化石的概率甚小,約10億塊骨骼中隻有一塊能成為化石。“貴州龍”屬於小體型生物,一條成年的雄性“貴州龍”最大也未能超過六十公分,但就是這樣小小的“貴州龍”卻有著很強的繁殖能力。在化石中顯示,一條雌性“貴州龍”,數量最多的一胎可有多達13條小龍在母親體內孕育。雖然“貴州龍”的族群龐大,卻對生活環境的變化適應力不強,隨著海陸環境的變遷,淺海環境發生變化,海洋抬升將局限的淺海海域變為遼闊的深海環境,“貴州龍”的時代便迎來了終結。


↑ 博物館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


正值此時此刻,百花齊放的海洋巨獸時代正式開啟,貴州魚龍是深海王朝當之無愧的霸主,身長超過五米的它優勢不僅僅在於龐大的體型,尖銳的利齒和巨大的眼睛為它的狩獵行為提供了絕對優勢。若是有人不信它的威嚴,那位於烏沙的興義地質公園博物館則存放著最好的證據。那是一條長達5.2米的貴州魚龍,靜靜的俯趴在博物館一進門的地方,它的腹部凸起,引得遊人不斷猜測裏麵藏著何物,是尚未出生的幼崽?又或是一頓飽腹的美食?根據北京大學團隊給出的權威研究成果,那裏麵正是一條海龍的殘骸。


海龍為何方神聖?它可也是深海裏的遊泳健將和王牌獵手!不僅有著不輸魚龍的體型,長長的尾巴更是海龍能夠暢遊大海的頂尖神器。但就算是這樣厲害的海龍,在遇到魚龍後依然隻能落得下風,成為對方的腹中美食。


海洋巨獸不僅隻有魚龍和海龍,有著長長脖子的蛇頸龍、甚至身長超過兩米的比耶魚同樣屬於令海洋生物們聞風喪膽的可怕捕食者。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母親,為了不讓自己的身軀充滿殺戮和血腥,她用自己的雙手進行點綴,創造出了如鮮花般美麗的海百合和紋飾豔麗的菊石。為了讓它們不僅隻是被動的“花瓶”,同樣賦予了它們捕食能力,雖然乍一看,大家都會被它們美麗的外表所迷惑,但其實菊石與海百合都是會吃肉肉的動物。


原標題:《文化|“貴州龍”與“興義動物群”》(原文有改動)



來源: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

作者:溫謙謙

編輯:諸鵬飛

審核:盛捷


附件:

網信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