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彩票

國內科學家

古人類學家李濟:我們就是做純粹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4-04-02 作者:
楊程晨
來源:
中新網
分享:

今年是傑出人類學家、考古學家李濟逝世45周年。臧振華最後一次見到李濟是1979年7月末。赴哈佛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前,前往位於台北溫州街的台灣大學教師宿舍與老師告別。臨走前,李濟叮嚀“早去早回來”。8月初,抵美不久的臧振華在燕京學社得知了老師過世的消息。


1928年起,李濟與同儕領導的15次殷墟發掘推動中國考古學走向科學道路。96年後,河南安陽殷墟都城遺址旁,一座科技感十足的全新考古專題博物館在2月迎來第一批遊客。


↑ 台灣“中研院”史語所曆史文物陳列館展陳書籍中的李濟照片。楊程晨 攝


臧振華謹遵師囑,博士畢業後便返台任教,如今是台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台“中研院”研究員。他與老師李濟的學術交集一直延續。近日,中新社“東西問”記者在臧教授指引下走訪台北多處,找尋李濟的蹤跡。


“並未消失”的李濟

李濟字濟之,1896年生於湖北鍾祥,22歲赴美留學,是首位在美國攻讀人類學博士的華人,1923年回國在南開大學任教。1926年,他主導山西西陰村考古遺址發掘。20世紀早期,中國的考古工作被西方地質學家及傳教士壟斷,西陰村考古是首個由中國人主持的發掘項目。李濟也因此被學界推崇為“中國現代考古學之父”。


兩年後,任“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的李濟與甲骨文學家董作賓等人主持的殷墟發掘震驚世界。這一發現使殷商文化從曆史傳說變為有據可考的信史。此後,李濟的名字便跟殷墟緊緊連在了一起。


1948年,李濟當選“中研院”第一屆院士,同年底遷台。在位於台北南港的台灣“中研院”史語所,李濟的身影至今“仍未消失”。


↑ 近日,記者走訪台北多處,找尋李濟的蹤跡。圖為台灣“中研院”史語所曆史文物陳列館展陳的殷墟發掘文物,

這裏被譽為全台“最值得參觀的展覽”之一。 楊程晨 攝


該所的曆史文物陳列館的展陳,被譽為全台“最值得參觀的展覽”之一。一樓的殷墟文化展區存放著史語所耗時九年、共15次發掘的幾乎所有文物,占陳列館總庫藏量七成。從青銅器、石玉器、車馬器到甲骨文,這一研究型博物館全景式呈現商代文明脈絡。台灣“中研院”原院長胡適曾說,許多外國人“看了這些3000年前的殷墟石刻,才知道他們那時還是小孩子似的”。


抵台後,李濟於1955年接任台“中研院”史語所所長。不論是殷墟展覽的介紹,還是供參觀者翻閱的書籍,都能頻繁讀到有關李濟對史語所、對殷墟文物保護貢獻的文字。


曆史文物陳列館對麵的台灣考古館共有兩棟建築,前棟建於1958年,是“中研院”最老的建築之一。1979年,研究所為紀念李濟對考古學的貢獻將其改稱“李濟紀念館”。


↑ 近日,記者走訪台北多處,找尋李濟的蹤跡。圖為位於台灣“中研院”內的“李濟紀念館”。 楊程晨 攝


史語所遷台初期,隨研究所一道而來的文物、圖書一度被擱置。在陳列館尚未啟用時,這些青銅器、石刻、甲骨文被安放於“李濟紀念館”中。直至2002年陳列館開幕,文物得以向公眾開放參觀。


失去醉心的田野?

自離開大陸,李濟在台學術聲譽日隆。1949年,他創立台大考古人類學係並出任係主任,訓練職業的考古學家成為其誌業。20世紀70年代初,就讀台大考古人類學係的臧振華在學生組織服務,第一次見李濟是邀請這位係主任做演講。


“接觸仰之彌高的大人物,當然誠惶誠恐。”臧振華回憶,當時李濟的演講題目是“中國文明的起源”。“但去了之後,真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我看到的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演講當晚,他來學校和同學見麵態度非常溫和,甚至是嘻嘻哈哈的。大家的印象也完全改觀。”


本科畢業後,臧振華繼續在台大念研究所,並在二年級修上李濟開設的“殷墟專題研究”課。臧振華認為自己很幸運,一方麵是在李濟暮年多病時還能親聆教誨,“課程快結束時要寫讀書報告,他把我們叫到溫州街的家裏。大家排隊,一個接一個地進房間,他仔細點評每個人報告並提出修改”;另一方麵,是因為我當時的女友、如今的夫人擔任李濟助手的關係,“這讓我跟李先生更熟悉一些”。


1982年,台大考古人類學係在時任係主任、同為考古學家的李濟養子李光周主導下,改名人類學係並沿用至今。該係人類學博物館位於台大椰林大道旁,館內牆壁上印著係所第一屆畢業生師生合影,李濟與他的得意門生張光直、李亦園、宋文薰、陳奇祿都在其中。


↑ 近日,記者走訪台北多處,找尋李濟的蹤跡。圖為位於台灣大學椰林大道旁的人類學博物館。 楊程晨 攝


有台灣學者認為,這位曾經的考古學“掌門”來台後已然失去了醉心的田野,令人唏噓。但臧振華卻不這麽認為,“雖然真正認識李濟的學者越來越少,但年輕一輩都能體認他對考古研究的貢獻。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現在考古學的規模。”


曾任台“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的臧振華對中新社記者說,在大陸時期,李濟是中國現代考古的啟蒙者、領導者,他將人類學田野調查的理念、現代考古方法帶入殷墟發掘。“但真正對於文物的整理研究是在台灣做的,包括殷墟陶器的研究、古器物專刊的出版、倡導台灣重建中國上古史研究。這些成果和方法對大陸考古學者也有啟發。”


中華文明史被兩岸考古人不斷推前

臧振華在其文章《李濟與殷墟發掘:一個學術史的透視與省思》中寫道,李濟成為傑出的考古學者,是“偶然”與“必然”兩個因素結合造就的。


所謂“偶然的機緣”,臧振華認為,李濟早年赴美攻讀心理學專業,後改修社會學;獲得人類學博士回國後一心投入中國人類學研究,但“因緣際會”受邀踏入考古領域,領導了西陰村發掘。


“必然則是源於他的純粹性,對於堅持關懷國家命運和曆史研究的個人特質。”臧振華說,西方學者來中國考古,主要目的是為搜刮文物,“李先生認為,你找我合作可以,但東西不能運到美國去,我們就是做純粹的研究。”


畢生從事考古研究,李濟從不收藏古董文物,並奉此為考古學者的信條。“這是基本倫理,也是他對後輩最重要的影響之一。”


李濟去世後,張光直、李光周等人承其衣缽繼續在台從事考古研究。而在大陸,李濟好友、殷墟發掘主持人之一梁思永與李濟學生、考古學家夏鼐等人,也從沒忘記這位故人。1959年,在他們多方斡旋下,李濟夫婦曾於廣東珠海與其留在大陸的兒子李光謨見過短暫一麵。


近年來,考古成為大陸熱門議題,全民對於三星堆、良渚遺址、南越文王墓的關注度陡增。多檔以考古和文物為主題的節目、紀錄片,讓許多考古學者被公眾熟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原站長唐際根便是其中一位。


↑ 無人機照片為鳥瞰河南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考古挖掘。(資料圖 國家文物局 供圖)


臧振華與唐際根相識多年,唐曾撰寫《兩岸學者的殷墟情結》一文,詳述兩岸學界對於殷墟考古的合作,其中多處提及與臧振華的接觸。從1990年伊始,臧振華開始往返兩岸,也曾多次到殷墟發掘現場。他回憶,有一段時間,兩岸學者互訪很密切。甚至一度,臧振華發現在大陸看到李濟名字的概率比在台灣還高。


“紀念殷墟發掘80周年時,我曾受邀去大陸。大陸學者也來台看文物,參觀考古現場。後來,兩岸希望通過共享史料來延續學術上的交流。”臧振華說,張光直先生一直強調“在台灣做考古必須要到福建去”,台灣的考古學者也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前往大陸。


1943年,李濟曾在四川李莊寫下《遠古石器淺說》。他在文中判斷:中國的史前文化考古人前途無量,文化起點向前推進必然讓國人增強民族自信心一百倍。“這些話完全是高瞻遠矚。”臧振華認為,隨著文物不斷出土、考古方法不斷更新,人們愈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明的形成。中華文明史被兩岸當代考古人不斷推前,這是毫無疑問的。


↑ 近日,記者走訪台北多處,找尋李濟的蹤跡。1979年,李濟病逝於台北溫州街。

如今,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一帶是知名的二手書店聚集區。 楊程晨 攝


1979年8月1日,李濟病逝於台北溫州街。他當年居住過的寓所早已退還給台大,按圖索驥卻無跡可尋。據傳,李濟的藏書及書信手稿在李光周去世後,流落至書攤。


以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為中心的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一帶,是台北知名的二手書店、書攤聚集區。盡管紙本書出版榮景不再,導致傳統書店發展式微,“溫羅汀”仍是台灣文人墨客尋找善本古籍的好去處。


記者來到知名舊書店“舊香居”,工作人員陳學祈從手邊拿出一本已泛黃起皺的獎助金論文《儀禮樂器考》,作者是台灣知名戲曲及民俗學者曾永義。他在封皮上寫下:濟之先生教正,學生曾永義敬呈。


↑ 近日,記者走訪台北多處,找尋李濟的蹤跡。位於“溫羅汀”的知名舊書店“舊香居”內,

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封皮留有李濟名字的論文。 楊程晨 攝


陳學祈推斷,這應是從李濟家中“傳”出來的,“我印象裏在書店還見過李濟的手稿”。斯人已逝,溫州街一帶,李濟曾在此生活的痕跡難覓,但周遭仍留有其藏書、墨寶供後來者尋找、追憶。


原標題:《東西問·兩岸“名”跡|逝世45周年 在台灣找尋李濟蹤跡》



來源:中新網

作者:楊程晨

編輯:諸鵬飛

審核:盛捷



附件:

網信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