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彩票

人物訪談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長郭京寧:從周口店遺址可窺探人類起源的哪些秘密?

發布時間:2024-02-02 作者:
杜燕、徐婧
來源:
中新網
分享:


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的周口店遺址,以“地質演變、生物進化、人類起源”三位一體的突出價值聞名於世,深藏人類演化的奧秘。從50萬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20萬年前至1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新洞人”、3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山頂洞人”,周口店遺址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也是同時期考古成果最豐富、最具代表性的一處古人類遺址,為人類進化理論提供了有力實證。


中新社“東西問”近日專訪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長郭京寧,暢談中外學者百餘年來如何在此遺址上探尋“我們從哪裏來”的生命命題。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周口店遺址是如何被發掘的?對中國乃至世界而言有何重要意義?


郭京寧:“我們從哪裏來”,是人類自古以來一直思索的問題之一。在南非、東非發現了距今約180萬年的直立人。在中國,發現了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距今約163萬年的“藍田人”;距今約100萬年的“鄖縣人”……這些考古發現,實證了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


中國是世界上古人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從1929年周口店遺址發現“北京人”第一個頭骨化石起,至今中國境內已有70多處遺址發現了史前人類化石。


位於北京市西南方向的周口店遺址,最為著名的是第1地點,即“北京人”遺址。這裏是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於1921年首先發現的,此後又有許多中外著名學者在該處進行考古發掘。



說到安特生,他於1914年來華,在中國工作十餘年。早在1918年,擔任當時中國政府礦政顧問的安特生,曾到周口店進行考察,在雞骨山(第6地點)的第四紀堆積中采集到一批哺乳動物化石。


1921年,安特生再次來到周口店,與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Otto Zdansky)共同開展考察,在龍骨山(第1地點)發掘出第一顆“北京人”牙齒化石。1923年,師丹斯基再次對龍骨山進行發掘,找到一枚古人類的臼齒化石。


兩枚牙齒化石震撼了學術界,這是當時中國乃至亞洲大陸上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自此,這個震驚世界的古人類種屬被稱為“北京人”。


1929年12月,當時年輕的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負責周口店遺址的發掘,發現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轟動世界。遺憾的是,這一珍貴的頭蓋骨化石原生標本在抗戰時期遺失,至今下落不明。幸運的是,年過花甲的裴文中於1966年對周口店遺址的再次發掘中,又發現了兩塊新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經過比對發現,竟然能與曾丟失的頭蓋骨化石拚合在一起。這成為目前已知現存唯一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原生標本。


1961年3月,周口店遺址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周口店遺址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2023年6月,觀眾在北京市房山區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參觀頭蓋骨模型。賈天勇 攝


中新社記者:周口店遺址的發掘如何幫助人類逐步認識自己的祖先?


郭京寧:周口店遺址地處華北平原和燕山山脈的接壤處,這裏有充足水源、天然洞穴,以及適宜的氣候環境,為遠古人類提供了理想的棲身地。


考古發現“北京人”,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


一方麵,在周口店遺址,中國第一次係統地發掘到了古人類的化石。我們可以看到,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有明確的地層堆積,層與層之間上下距離不足兩米,每層代表的地質年代完全不同,其間相隔了幾萬年乃至幾十萬年時間;有明確的共生動物化石和生活遺存,包括用火痕跡、生存環境等。這些是很多其他零散化石地點遠遠不能比擬的。


百餘年來,周口店遺址發掘了距今70萬年至50萬年的“北京人”(直立人);距今大約10萬年的“新洞人”(早期智人);距今4.2萬年至3.8萬年的“田園洞人”(晚期智人);距今3.4萬年至2.7萬年的“山頂洞人”(晚期智人)。


就在2023年7月,中國科研團隊應用CT掃描和3D重建等一係列新技術手段,從遺址第15地點的哺乳動物化石中識別出一塊人類頂骨。這是繼1973年第4地點發現1枚牙齒化石之後,50年來在周口店遺址首次發現的更新世人類化石。該發現為探討中國古人類的演化模式提供極為重要和關鍵的標本材料。


↑ 2023年7月,中國科學院對外宣布,該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所)科研團隊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第15地點的哺乳動物化石中識別出一塊人類頂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從直立人到智人,周口店遺址的發掘呈現了完整的人類演化發展序列。20世紀20年代至今,遺址先後曆經了數次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過程,發現有27處地點有古生物化石或古人類化石,出土數以萬計的石製品、動物化石以及代表50餘個個體的直立人的骨骼化石。材料之豐富,發現地點密度之大,在全球實屬罕見。周口店遺址是世界古人類研究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另一方麵,周口店考古發現相當於確定了一個“參照物”,建立了古人類標本鏈條,為其他地區提供參照。


在世界範圍內,各國學者積極探尋“我們從哪裏來”這個生命命題。比如,“爪哇人”化石最初發現於19世紀。但由於傳統觀念的束縛,加上沒有文化遺物共生,一直到同階段的周口店遺址“北京人”化石發現後,“爪哇人”才得到科學界公認。


在中外學者眼中,周口店遺址是享譽世界的學術聖地,是舉世聞名的人類化石寶庫和古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地層學、環境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基地,世界各國學者對周口店古人類的考古探索從未停止,讓人類不斷加深對自己祖先的認識。


↑ 2023年5月,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沙盤展示北京人遺址考古現場。陳曉東 攝


中新社記者: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考古是怎樣延伸曆史軸線的?有哪些發現和研究能夠展現中華文明的曆史?


郭京寧:北京作為人類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和文明古都,曆史悠長,遺存豐厚。可以說,百年來的考古發現,極大地延伸了北京在中華文明時間軸裏的曆史主線,提升了北京在中華文明發展坐標中的地位,注釋了北京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中的作用。


周口店遺址“北京人”的發現,是北京曆史的最早開端。此後百餘年,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東胡林遺址發現了北京最早的陶器和早期栽培粟和黍的遺存;夏商周時期的昌平張營遺址、豐台新宮遺址、平穀劉家河墓葬、實證北京三千年建城史的西周琉璃河遺址等,共同構建了北京先秦時期的曆史脈絡。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北京地區從舊石器時代到各曆史時期的重要考古發現可謂譜係序列綿延久長。


不難看出,從最初發現人的活動曆史到封建社會後期,北京的曆史鏈條長且全,在國內其他城市很少見,在世界首都中也不多見。可以說,北京是最早邁入人類社會的首都之一,也是世界上人類活動曆史最長的首都之一,其曆史文化也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見證。


自1921年至今,北京對周口店遺址古人類的考古探索從未停止,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也從未間斷。如今,伴隨卓有成效的遺址保護和科學利用,周口店遺址已成為開展公眾科普、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及生態休閑的重要基地。


↑ 2014年5月,觀眾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新館參觀。玉龍 攝


根據已公布的《周口店遺址保護規劃(2021-2035年)》,要按照“最小幹預”原則保護並延續遺址的曆史信息及全部價值;按照“共同締造”原則,堅持遺址服務於公眾,展示遺址保護利用在考古研究、文物保護、科普推廣、生態治理、城鄉發展等方麵的願景與成就,構建服務大眾的公共文化場所。同時,通過遺址保護發展綜合規劃的製定,指引國際古人類研究中心、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的建設。


作為考古工作者,我認為,一方麵,要持續加強文物研究,才能講好文物背後的故事;要做好文物的展示,才能讓民眾了解文物的價值內涵;另一方麵,要加強中外合作,加強北京地區與全球高校、科研單位的聯合研究,共同努力形成重大考古成果,推動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不斷豐富與深化我們對祖先和曆史的認知。


受訪者簡介:

↑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長郭京寧


郭京寧,現任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館員,先後主持或參與門頭溝東胡林、房山琉璃河、延慶大莊科遼代礦冶遺址群、東城玉河和南水北調北京段、京滬高鐵北京段、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多處古代遺址和重大工程的考古工作。出版《考古北京》《當代北京考古史話》《穿越皇城》等各類專著20部。

原標題:《東西問·京華文韻丨郭京寧:從周口店遺址可窺探人類起源的哪些秘密?》



來源:中新網

作者:杜燕、徐婧

編輯:諸鵬飛

審核:盛捷


附件:

網信彩票